“人脸支付”,势不可挡!
重新定义和洗牌支付行业!
“人脸识别”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是生物识别的一种,早期用于手机解锁、安防等领域,“人脸支付”就源于前期的“人脸识别”技术。经过不断的技术升级迭代,现在“人脸支付”的安全性已经超过了之前所有的传统支付方式,具有不可复制性和不可替代性!
下面所示是目前的常规“扫码”付款设备
今年是“人脸支付”大力推行的“元年”,每一次的技术颠覆变革都会给各类群体带来不同的机遇和挑战!下面是给我们第一批入驻的商户(各行业)带来的很好政策:
1、收款达标送“人脸支付”设备
商户开始的第一个月用公司聚合码扫码收款笔数或者交易额达标的商户,公司免费提供一台设备供商户使用。
2、押金领设备
若某商户在第一时间就要享受刷脸设备带来的便捷性,该商户可以先付对应金额的设备押金,后期该商户达到要求返还设备押金。
3、现金奖励政策
商户不论是以聚合码或者人脸支付设备收款,给与到商家每笔0.1~5元左右随机的奖励金,每天最高100元,每月最高3000元。
4、会员营销系统、点餐系统免费提供。
不止收银功能,更重要的是做好商家店铺的深度营销功能,更好的为商家服务!
5、连锁店一站式管理
一个账号,一个管理后台,便可以单店、多店一起管理,统筹运作,财务和各分店营业状况一目了然,店员职责清晰明了,老板更加轻松!
人脸识别在商业、政务等各场景中的应用,刷脸支付是成长发展最快的,美国谍战特工大片中的天眼人脸识别,如今已经成为现实,人脸识别和5G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催生了新兴行业,2019年不仅是5G元年,也是刷脸支付元年。伴随着5G和AI技术的发展,以“智慧+”为代表的新技术开始渗透到各个领域。而在新零售领域,刷脸支付已经成为一股热潮,人脸识别已然是大势所趋。
人脸识别在交通安全领域应用
人脸识别等生物特征识别,提高了盗刷、盗用的成本,可以减少很多地方的安全漏洞。比如在交通领域,今年5月份,南京地铁发现张某地铁计次卡的使用数据异常;经报警查实,该卡确系被人为伪造、变造有效乘车次数。据了解,南京地铁计次卡采用Mifare Ultralight芯片(简称UL卡),跟普通单程票的逻辑加密芯片相同。与CPU卡的金融安全级别相比,UL卡本身不具备安全机制,需要通过加密机写入密钥信息。事实上,UL卡乃至M1卡,都曾陆续曝出过被破解的安全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无卡化的趋势似乎也是一种解决途径。继二维码支付、NFC支付在AFC系统应用之后,作为生物识别的人脸识别刷脸支付在AFC系统应用的需求,又一次被提了出来。目前,很多机场、火车站,已经使用了人脸识别+身份证双重验证的安检方式,少数地铁也已经开始使用刷脸支付,未来刷脸考勤、刷脸过安检、刷脸开门……等,凡是可以想象到的领域都可以应用到人脸识别。
人脸识别售票
未来,自动售票机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服务设备,比如电影院、景点、演唱会……等,与人脸识别过闸相比,人脸识别购票在技术实现上更为简单。传统自动售票机完全可以结合市场上成熟的人脸识别模块,从而实现人脸支付购票。比如,支付宝的“蜻蜓”,微信支付的“青蛙”。其中,蜻蜓采用蚂里奥金融级3D结构光摄像头,针对不同的使用场景、接入设备可提供不同的摄像头方案;青蛙配备华捷艾米3D结构光的摄像头模组,可即插即用。同时,两款产品的摄像头兼具扫码和刷脸功能。
刷脸支付应用
目前人脸识别技术在准确率方面可以达到99%以上。在实际的应用中,还要考虑到灯光、表情、面部遮挡,网络速度等因素。目前刷脸支付主要是支付宝、微信两大巨头,还有第二梯队的银联蓄势待发。支付宝蜻蜓刷脸设备采用奥比中光3D摄像头模块,微信青蛙采用华捷艾米3D摄像头模块。
新风向,人脸支付,大势所趋由微客巴巴编辑 http://www.ds2008.cn/news/2955.html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